而在耗工最多的采棉环节,机械化采摘也取得进展。杂交棉单株结桃多,吐絮期长,不利于机械化采摘。专家团队通过攻关,改杂交棉为常规棉,矮化植株,合理密植,稳定棉桃总数,实现早熟并集中吐絮,从而适合机械化采摘。目前,国家已研制出适合长江、黄河流域棉区的棉花采摘机械。据专家计算,仅机械化采摘一项,每亩可节省6个工作日以上。专家预计,未来5~10年内,湖南省棉花生产可望实现全程机械化,可减少用工2/3。到那时,种棉花比种水稻更合算,更轻松,湘棉将走出低谷迎来大发展。
着眼棉花安全战略,国家应重点扶持新疆、长江流域、黄河流域三大产棉区。湖南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岳阳试验站站长彭长城分析认为,棉农种棉没钱赚,会改种其他作物,这样会使得棉区种棉加快萎缩。作为长江流域棉花主产省,湖南省棉花单产一直名列前矛,总产量排全国第5位。专家分析,洞庭湖区种棉花难以替代。三峡大坝蓄水后,洞庭湖水位下降,适宜种棉花的地域扩大。且湖南省棉纺织工业对本地棉花具有很大的拉动作用,保持新疆、长江流域、黄河流域三大产棉区“鼎立”之势,才能确保我国棉花生产安全。